
(一)实物、刻契与图画符号1.记录的开端——实物记事2.书写的起源——刻契3.文字的起源——图画符号与陶符

五、试卷题型结构简述题约50分分析思考题约40分论述题约60分

一、档案源实体的自然形成规律1.“档案自然形成规律”的基本内容2.“档案自然形成规律”的重要意义

四、试卷内容结构档案学概论约50%图书馆学概论约30%目录学约20%

二、档案的一般属性(一)信息性1.档案是不同于内储信息、自然信息的外化信息2.档案是一种有记录信息3.档案是一种书面符号记录信息4.档案是第一层次(原始)的书面符号记录信息5.档案是归档后的原始性书面符号记录信息(二)文化性(三)知识性(四)整体性

二、定义的方法与档案的定义(一)档案的定义(二)档案的属概念(三)档案的种差(四)档案存在的范畴

Ⅰ考查目标、考试形式、试卷结构一、考查目标掌握档案学、图书馆学的基础性、总体性知识,认识档案与档案事业、图书馆学的基本规律,全面把握档案学、图书馆学基础理论。二、考试形式闭卷,笔试。三、试卷分数与考试时间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四、试卷内容结构档案学概论约50%图书馆学概论约30%目录学约20%五、试卷题型结构简述题约50分分析思考题约40分论述题约60分

(五)按档案的物质载体形式划分种类石质档案泥版档案石质档案泥版档案

(一)按社会活动的职能分工划分档案种类——《中国档案分类法》

Ⅱ考查范围分为档案学概论、图书馆学概论、目录学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档案学概论》第一章档案的概念与属性第一节档案定义一、档案定义的多样性及其两种基本类型(一)档案定义多样性的原因(二)两种基本的档案定义类型(三)两种定义的简单比较二、定义的方法与档案的定义(一)档案的定义(二)档案的属概念(三)档案的种差(四)档案存在的范畴三、档案内涵的理解(一)档案是人类活动的记录(二)档案信息的记录是通过符号实现的。(三)档案是被人们有意识保存起来的符号记录(四)档案具有原始记录的本质属性第二节档案的形成过程与形成理论一、档案源实体的自然形成规律1.“档案自然形成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