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 | 大理大学 | 南阳师范学院 |
|---|---|---|
| 软科(综合) | 308 | 356 |
| 校友会(综合) | 316 | 346 |
| 武书连 | 541 | 382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一批 | 533 | 31586 | 520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及预科 | 481 | 61735 | 435 | |
| 2021 | 医学类 | 地方专项计划本科批 | 571 | 15647 | 520 | |
| 2021 | 医学类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566 | 17419 | 520 | |
| 2021 | 医学类 | 本科一批 | 547 | 25143 | 520 | |
| 2021 | 医学类 | 本科二批及预科 | 504 | 47360 | 435 | |
| 2021 | 医学类预科 | 本科二批及预科 | 497 | 51612 | 435 | |
| 2021 | 预科 | 本科二批及预科 | 480 | 62402 | 435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一批 | 574 | 9469 | 565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及预科 | 546 | 18545 | 500 | |
| 2021 | 医学类 | 本科二批及预科 | 549 | 17406 | 500 | |
| 2021 | 医学类预科 | 本科二批及预科 | 542 | 20161 | 500 | |
| 2021 | 预科 | 本科二批及预科 | 539 | 21330 | 500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及预科 | 474 | 66302 | 435 | |
| 2021 | 软件工程 | 本科二批及预科 | 461 | 75118 | 435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 | 503 | 138510 | 400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 | 552 | 26451 | 466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一批 | 534 | 94763 | 518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 | 496 | 148869 | 400 | |
| 2021 | 异地校区 | 本科二批 | 472 | 185975 | 400 | |
| 2021 | 农林矿 | 本科二批 | 470 | 189083 | 400 | |
| 2021 | 高收费专业 | 本科二批 | 464 | 198637 | 400 | |
| 2021 | 中外合作办学 | 本科二批 | 454 | 214734 | 400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一批 | 564 | 19891 | 558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 | 543 | 31926 | 466 | |
| 2021 | 异地校区 | 本科二批 | 518 | 49952 | 466 |
大理大学是省州共建的普通高等院校,前身是成立于1978年的大理医学院、大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1年两校合并组建成大理学院,2003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15年更名为大理大学。经过43年的办学积淀,学校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医药学科、民族文化学科为特色,多学科交叉融合、多层次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是云南省地处非省会城市办学高校中成立最早且最先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和省级立项建设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学校坐落于滇西中心城市——大理。校园占地面积2300多亩,有古城、荷花、太和三个校区。学校芳草凝绿、鸟语花香,被誉为“山水中的大学、大学中的山水”。
学校历来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建立了以“奖、贷、助、补、勤、保”为主要内容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体系。
一、设立了奖学金、助学金制度
1、校级优秀学生奖学金、励志奖学金、助学金
①大理大学优秀学生奖学金:该奖项面向全校全体学生,校级优秀学生奖学金评选比例按全日制学生总数的8%评选,奖励标准为每生每年500— 1500元(分为一、二、三等);
②大理大学励志奖学金:该奖项面向全校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校级励志奖学金评选比例按全日制学生总数的6%评选,奖励标准为每生每年2000元;
③大理大学助学金:该奖项面向全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校级助学金评选比例按全日制学生总数的4%评选,资助标准为1000元/年。
2、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省政府奖学金、省政府励志奖学金
①国家奖学金:该奖项面向全校全体学生,名额根据当年下达指标确定,奖励标准为每生每年8000元;云南省政府奖学金:该奖项面向全校全体学生,奖励标准为每生每年6000元;
②国家励志奖学金:该奖项面向全校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奖励标准为每生每年5000元,名额根据当年下达指标确定;省政府励志奖学金:面向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评选,奖励标准为每生每年4000元,名额根据当年下达指标确定。
③国家助学金:该奖项面向全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国家助学金一等, 资助标准为350元/月、按10个月计发,国家助学金二等,资助标准为250元/ 月、按10个月计发。
二、国家助学贷款
国家助学贷款已成为大理大学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重要渠道。分为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和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目前我校以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办理为主,在当年录取的学生中有30%左右的学生可获得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约占我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总数的65%,具体名额由生源所在地教育局确定,符合条件的学生由学生及家长为共同贷款人向生源地教育局申请。申请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最高金额为8000元/年,申请贷款金额的确定依次为学费、住宿费、部分生活费。贷款集中申请办理时间一般为每年的7—8月份。贷款的推荐审批及综合考察由生源所在地教育局负责。
三、勤工助学
学校非常重视学生勤工助学工作,每年安排200多万元的专项经费用于开展勤工助学。目前,校内已设有1000多个勤工助学岗位,可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选择。凡在学校所提供的勤工助学岗位工作的学生每月可以获得200元—300元的勤工助学酬金。同时,学校也在积极开辟校外勤工助学岗位,部分学生可通过学校推荐到校外进行勤工助学活动。
四、设立临时困难补助
学校每年安排150多万元的经费用于学生的各种临、特困补助。该经费按在册学生数以一定比例划拨到校属学院,家庭经济困难或遇不可抗拒的原因,如地震、火灾、水灾、重大疾病等造成学生暂时困难的,经学生本人申请,上报学院审批,视情况可以获得500元以内的资助,有特殊困难的学生由学院申报,学生处审批,视情况可以获得1000—5000元的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还享有其他国家临时性补助。
五、保险保障措施
学校根据相关文件精神,积极与相关部门联系,积极筹措资金,不断完善了我校学生的医疗保障体系。目前学生可以享受的保险保障有校方责任保险、学生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学生平安保险,其中校方责任险由学校统一支付保费,学生城镇医保个人缴费150元;学生平安保险属于商业保险,缴费100元,学生自愿参加。
六、社会捐资助学
目前,学校还设有四川“好医生”奖学等社会捐资助学项目,奖励标准为每生每年2000元,其中四川好医生特别奖学金奖励标准为每生每年8000元。
七、其他国家政策性资助政策
学生在校期间还享有高校学生应征入伍学费补偿国家助学贷款代偿及学费资助等政策,应届毕业生还享有到基层单位就业学费补偿政策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政策。
大理大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管理职能部门:学生处资助科
服务咨询电话:0872---2219828
从入学报到的那一天起,大理大学就为每一位学生担起了保驾护航的角色。学校支持和引导学生把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同社会需要紧密结合,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保证每个大理大学人在面临就业时都能够得到充分的就业引导和良好的工作机会。
目前学校设有就业指导中心,集合了教育、指导、服务、管理等多项智能于一体,通过课程学习、职业实习、社会实践、就业引导、大型就业招聘会等多种手段,全方位地帮助学生了解就业市场、明晰就业政策,获取招聘信息、丰富就业选择,锻炼就业技能、规划职业生涯,让每一位大理大学的毕业生都能找到理想的工作。
多年来,学校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7%以上,始终位居云南省高校前列。我校毕业生因基础理论扎实,动手能力强,爱岗敬业,作风严谨而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学校从2006年起,连续十三年获“云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一等奖”,2009年获“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中国教育报、云南日报等媒体也多次对学校就业工作进行报道。
南阳师范学院始建于1951年,是河南省示范性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河南省特色骨干学科高校,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学校现有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
学校面向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收全日制学生,面向10多个国家招收国外留学生,全日制在校生30000余人。设有22个学院(部),涵盖哲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历史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0大学科门类。
学校率先在全国开展大学生专业技能岗位对接培训,是全国本科院校中首个国家级职业指导工作室建设试点单位。建有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国家级众创空间、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国家级特色专业、省级一流专业、省级特色专业、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省级教学团队、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精品课程和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等平台。牵头成立豫南片区教师教育联动发展共同体,形成由“南阳师范学院—地方政府—中小学校”组成的UDS教师培养模式。近年来,学生在各级各类学科竞赛中屡获佳绩,先后获得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总冠军、全国工程机器人大赛特等奖、创青春大学生创业大赛国家级银奖、中国曲艺牡丹奖以及省部级以上奖励600余项,中国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获奖成绩连续三年在河南省排名第三。
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经本人申请,学校确定,安排部分困难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由学校组织在校内参加一定的劳动,根据岗位和劳动情况每人每月可领取适当的生活补助。当学生家庭发生变化而产生临时困难,可向学校提出申请,学校视具体情况予以适当资助。
学校还按照上级要求积极开展在校学生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完成学业,国家助学贷款每年最高额度6000元。取得国家助学贷款的学生在校期间由国家财政贴补利息,毕业后的利息由贷款学生自己承担。
学校高度重视就业创业工作,实施“招生—培养—就业—创业”一体化的教育管理模式,河南省毕业生就业市场南阳分市场在我校挂牌。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2%以上,用人单位满意度超过90%,学校连年被评为“河南省普通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