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最高/最低分) | 江苏城市职业学院 (最高/最低分) |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21 | 理科 | -/345(专科批) | /()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21 | 文科 | -/422(专科批) | /()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20 | 理科 | 414/345(专科批) | 422/422(专科批)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20 | 文科 | 496/399(专科批) | 422/422(专科批)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19 | 理科 | -/336(专科批) | -/407(专科批)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19 | 文科 | -/411(专科批) | -/407(专科批)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18 | 理科 | -/205(专科批) | -/412(专科批) |
主要课程
电工基础、电子技术基础、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液压与气动、电机与电气控制、单片机原理及应用、PLC应用技术、工控网络技术、现场总线、变频器应用技术、自动生产线技术等
就业方向
立足安徽制造业,面向长三角地区的机电设备制造及电子电气行业,主要从事机电加工设备、自动生产线、仓储系统等机电设备的安装调试、运行监控、工控编程、维修维护和技术服务与管理等工作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安徽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345 |
| 文科 | 422 | ||||
| 浙江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综合 | 平行录取二段 | 普通类 | 404 |
面向加工制造行业,培养能适应机电一体化设备的运行、管理、生产、改造、技术服务等工作需要,具有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操作、安装、调试、维修、销售等能力,具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具有创新创业意识、精深专业技能和良好职业素养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江苏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物理类 | 专科批 | 普通类 | 311 |
| 历史类 | 444 | ||||
| 甘肃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理科 | 高职(专科)批R段 | 普通类 | 262 |
| 云南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380 |
| 贵州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350 |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是直属安徽省教育厅归口管理的公办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学校始建于1935年的安徽私立内思工业职业学校,先后历经了芜湖电力学校、芜湖电机制造学校、芜湖电机制造专科学校等,并划归国家第一机械工业部领导。1972年,改属安徽省机械厅领导,更名为安徽省芜湖机械学校。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在安徽省芜湖机械学校基础上成立安徽机电学院,现更名为安徽工程大学。1986年,安徽机电学院迁出,安徽省人民政府决定在原址恢复安徽省芜湖机械学校,归属省机械厅领导。2003年,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由安徽省芜湖机械学校独立升格为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迄今为止,已拥有87年的办学历史。
2019年,学校在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国家优质专科高职学校建设基础上,入选“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建设单位,学校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群被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列入高水平专业群(A档)建设名单。2021年,为加快创建职业本科学校,在安徽省教育厅、芜湖市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学校与芜湖市繁昌区人民政府正式签约,在芜湖市繁昌区建设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繁昌校区,新校区占地面积1049亩,预计于2024年完成一期工程建设并投入使用。
学校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雨耕勤作,精益求精”的办学理念,秉承“修德、练技、立业、报国”的校训精神,坚守“立德树人、培育匠才、创新求实、服务社会”的办学使命,坚持“地方性、行业类、技能型、特色化”的办学定位,全力建设“当地离不开、业内都认同、国际可交流”的高水平高职学校。多年办学实践中,学校先后荣获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机械行业骨干高职院校、全国职业院校教学管理50强、全国机械行业“十三五”思想政治工作50强、全国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全国高职高专创新创业先进单位、全国高职高专创新发明教育基地、全国心理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全国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实验校等荣誉称号。在安徽省内,学校是首批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首批绿色学校、首批创业学院、“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线上教学示范校、第一届文明校园、就业先进单位(标兵)、劳动竞赛先进集体、教育外事工作先进单位、学生资助工作先进单位、“五四红旗团委”、高职发展标杆校、高职扩招标杆校、技能大赛标杆校。
学校设有机械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学院、航空与材料学院、互联网与通信学院、汽车与轨道学院、经济与贸易学院、工商管理学院、艺术设计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创新创业学院、公共基础教学部、继续教育学院等11个教学单位。目前各类在校学生12000余人,开设招生专业45个,覆盖安徽省汽车制造、智能装备、信息技术等主要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其中国家级高水平专业群1个、国家骨干专业8个、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7个、教育部装备制造类示范专业点1个、央财支持专业2个、全国机械行业骨干专业2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2个、高水平专业3个,省级特色专业14个、骨干专业12个、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4个,有28个专业获批教育部“1+X”证书制度试点。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610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比30.49%,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占比74.09%,双师素质专任教师占比82.52%。学校聘请企业兼职教师346人,立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个人1人,全国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个人典型案例1人,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2人,省级专业带头人11人,省级教学团队24个,省级高校教学名师14人,省级优秀教师4人,省级教坛新秀20人,省级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1人,省级科教文卫系统师德先进个人2人,省级技术能手3人,江淮工匠2名。学校教师在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中获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
学校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注重将办学经费向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倾斜,逐年加大对教学、实习实训、科研等仪器设备的投入。现建有国家级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1个、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3个、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2个、国家级教师培养培训基地1个;建有安徽省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9个、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6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建有安徽省AA级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芜湖市创业富民孵化基地各1个,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习基地、芜湖铁画锻制技艺职业教育基地、芜湖铁画文化传承创新基地各1个。建有设备完善的校内实训基地(室)166个,建筑面积7万余平方米,同时拥有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238家。学校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达2.06万元。
学校教学、科研成果丰硕。获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1个;作为主要完成单位荣获安徽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2个;累计承担各级各类教科研课题1200余项,其中省级及以上项目600余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项;发表学术论文2000余篇;出版、编著、编写各类学术专著、著作、教材100余部;累计授权专利1200余件,连续多年入围安徽省发明专利百强排行榜。
学校坚持以赛促教,学生竞赛成绩持续保持省内领先水平。多次成功承办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和安徽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等相关赛项,5次荣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突出贡献奖”。“十三五”期间,学生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累计获得一等奖15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12项,在安徽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累计获得一等奖54项、二等奖72项、三等奖 57项。学校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导师团队不断优化,创新创业优质教育资源不断丰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成果显著,学生多次在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高校“创意创新创业”电子商务挑战赛等A类赛事中摘金夺银,在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国赛金奖1项,在各级各类创新创业大赛中累计获奖500余项。
学校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国际合作与对外交流水平不断提升。先后与德国、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等国家和台湾地区知名院校合作开展人才培养、学术交流。与加拿大圣劳伦斯学院开展合作办学,成立“中加班”,联合培养学生155名;累计招收(含预录取)柬埔寨、巴基斯坦等多国留学生48名。学校通过实施“中文+职业技能”培训,多举措服务埃夫特智能装备、奇瑞汽车等区域头部企业“走出去”。学校开展的对台交流项目入选教育部对台交流项目以及安徽省台办对台交流重点项目。
学校是安徽省安全生产培训机构、安徽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培训基地、芜湖市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评价机构、芜湖市企业员工在岗定点培训机构。近年来,学校利用各类办学资源广泛开展社会培训与服务,积极助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面向社会开展学历与非学历继续教育;面向企业在岗职工、社会下岗人员开展多工种多层次的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和特种作业操作培训;面向区域企事业单位开展教育培训、政策建议、决策咨询、技术策划、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等多类服务项目。学校被中华全国总工会认定为“全国职工教育培训示范点”。学校开展的“特种作业人员和设备安全知识培训项目”获批全国终身学习品牌项目。
学校是芜湖市首批高校人才工作站,连续多次荣获省级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标兵单位)。多年来,学校新生报考第一志愿上线率、新生报到率和最低录取分数线均处于全省同类高校前列,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就业岗位专业对口率达85%以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达98%以上。先后涌现了天泽精密技术(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海,全国“第五届汽车装调工职业技能竞赛冠军”及“十大操作技术能手”徐本盛,中国冶金矿山科学技术一等奖获得者、安徽省“技能大师工作室带头人”舒云峰,上海市“高技能人才”王从信,全国“技术能手”、安徽省“劳动模范”及“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刘飞,安徽省“技术能手”及“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张川,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谭言松,安徽省“青年岗位能手”王德伟,安徽省“双创之星”杨杰、徐文杰、骆鹏等一大批优秀毕业生典型。
随着学校办学质量、办学品质的不断提升,学校办学特色、办学成果逐步得到社会广泛认可。中央电视台、安徽卫视、新华网、中国新闻社、“学习强国”、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安徽青年报、《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杂志等多家中央和省级媒体先后对学校进行宣传报道,学校美誉度不断提升,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
“十四五”期间,学校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本科层次职业学校创建为目标,以“双高计划”建设为抓手,以人才培养质量提高为核心,全面深化改革,创新发展,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全面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推动新时代美好安徽跨越式发展提供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支撑。
1、学费
文科专业:3500元/生/年,理科专业:3900元/生/年,空中乘务专业:7000元生/年。
2、住宿费
4人间:1000元/生/年,6人间:8元/生/年
3、书本费
500元/生/年,代收代支
1、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就业处现场接待、招生政策解答、考生申诉处理(学院纪委邮箱:ahjdjw@126.com)
2、学院地址:安徽省芜湖市弋江区文津西路16号 邮编:241002
(1)从芜湖火车站、汽车站乘坐32路公交车直达学校北门;
(2)芜湖市区可乘坐22、37路公交车直达学校北门;乘坐24路公交车直达学校南门。
3、学院网站:http://www.ahcme.edu.cn/
4、咨询电话:0553—5975116、5975118
5、咨询 QQ: 1545168648
6、邮 箱:zjc@ahcme.edu.cn
7、微信公众平台: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就业处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江苏城市职业学院是江苏省人民政府主办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学校,坐落于钟灵毓秀的六朝古都——南京。
【办学理念】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以服务城市化建设为宗旨,以高质量就业创业为导向,按照“厚基础、精技能、高素质”的培养目标,着力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职业发展能力、终身学习能力”,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造就具有工匠精神、精深专业技能和良好职业道德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办学规模】学校位于南京市主城区的繁华地段,有应天、定淮门、古平岗和挹江门4个校区,环境优雅,交通便利。设有商学院、建筑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环境生态学院、设计学院、艺术学院(健康学院)、教育学院、外国语学院、公共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10个学院。开设物流管理、会计、软件技术、建筑工程管理、室内艺术设计、人物形象设计等36个专业,涵盖财经、土木建筑、机械制造、电子信息、交通运输、艺术设计和环保、气象与安全等专业大类。校本部全日制专科在校生7088人。
【办学质量】学校拥有江苏省高校“十三五”品牌专业1个、“十二五”省级重点专业10个、省级特色专业2个、国家“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专业2个。27门省级精品课程立项入选江苏省“十三五”高校在线开放课程。我校教师先后在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获一等奖1项、江苏省职业院校教学大赛(原信息化教学大赛)获奖23项、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中获奖4项、全省高校微课教学比赛中获奖95项、其他各级各类教学能力竞赛获奖29项、校级教师教学能力(信息化教学)大赛获奖219项。获得江苏省大学生实践创新创业训练计划202项。
【教学条件】学校形成了集实验实训、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实践教学中心,实践教学场所面积达17400平方米,建有国家级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1个、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3个,拥有设施先进的实验室144个。学校与物流、电商、金融、环保、传媒、IT、建筑等行业企业合作,共建143个紧密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学校纸质图书馆藏75万册,电子图书108万册。学校固定资产总值 23.98亿元,仪器设备总值4.49亿元。建有国内领先的大规模数字图书馆和在线学习资源库。校园网带宽达2.2G。
【师资队伍】学校现有教职工773人,含高级专业技术人员264人,其中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江苏省教学名师、“六大人才高峰”项目高层次人才、省“333工程”培养对象、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等高层次人才35名。学校长期聘请一批行业企业专家骨干担任兼职教师。学校与美国、英国、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以及香港、台湾地区的高校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常年聘请外籍教师来校任教。
【就业情况】学校积极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和创新创业教育,构建了高效、便捷、多元就业创业服务平台。就业率多年来均保持在95%以上,人才培养质量广受社会各界的认可和好评。
【社会声誉】学校连续多年被评为江苏“最受欢迎的公办高职院校”,是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状”获得单位。据知名教育咨询机构麦可思数据有限公司的调查显示,我校近四届毕业生“对母校的满意度”、“对学校教学工作的满意度”平均值分别为96.5%和95.5%,明显高于全国高职院校均值90%和90%。2020年10月,由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组长武书连主持的《2020中国高等职业学校和高等专科学校评价》课题,从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两个方面衡量中国所有高等职业学校和高等专科学校的综合实力,并按得分高低排名,在统计的全国1176所高等职业学校中,江苏城市职业学院综合实力排名全国第24位,比2019年相比,综合实力排名上升40位,位列江苏省内第6位。其中人才培养得分26.736,排名全国第18位;科学研究得分2.599,排名全国第53位
【发展愿景】“十三五”时期,江苏城市职业学院将秉承“终身教育、创新驱动、开放合作、产教融合、彰显特色”的发展理念,构建“大开放、大职教”的办学格局,探索高职与应用型本科培养的衔接和融合机制,为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和促进长三角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输送更多的优秀人才,做出更大的贡献。
见江苏城市职业学院2022年招生章程
见江苏城市职业学院2022年招生章程

江苏城市职业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是公办专科(高职)专业。江苏城市职业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江苏省物理类排名第27。江苏省开设物理类机电一体化技术院校排名在前面的院校:苏州百年职业学院、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苏州市职业大学、

江苏城市职业学院甘肃机电一体化技术录取分数线为262分(理科)。江苏城市职业学院甘肃机电一体化技术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机电一体化技术理科高职(专科)批R段普通类江苏城市职业学院甘肃机电一体化技术招生计

江苏城市职业学院云南机电一体化技术录取分数线为380分(理科)。江苏城市职业学院云南机电一体化技术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机电一体化技术理科专科批普通类江苏城市职业学院云南机电一体化技术招生计划2022专

江苏城市职业学院贵州机电一体化技术录取分数线为350分(理科)。江苏城市职业学院贵州机电一体化技术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机电一体化技术理科专科批普通类江苏城市职业学院贵州机电一体化技术招生计划2021专

江苏城市职业学院湖南机电一体化技术录取分数线为381分(理科)。江苏城市职业学院湖南机电一体化技术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0机电一体化技术理科专科批普通类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介绍层次学制授予学位分类专科(高职

江苏城市职业学院湖北机电一体化技术录取分数线为374分(理科)。江苏城市职业学院湖北机电一体化技术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0机电一体化技术理科专科批普通类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介绍层次学制授予学位分类专科(高职

江苏城市职业学院河南机电一体化技术录取分数线为296分(理科)。江苏城市职业学院河南机电一体化技术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19机电一体化技术理科专科批普通类江苏城市职业学院河南机电一体化技术招生计划2021专

江苏城市职业学院江苏机电一体化技术录取分数线为311分(物理类)。江苏城市职业学院江苏机电一体化技术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机电一体化技术物理类专科批普通类机电一体化技术历史类专科批普通类江苏城市职业学院

江苏城市职业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录取分数为江苏物理类最低录取分数线是311,最低位次是164857、江苏历史类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44,最低位次是69939、贵州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350,最低位次是144654、云南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380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代码:460301江苏城市职业学院2022年在广西、四川、甘肃、云南、西藏等5个省市开设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江苏城市职业学院各省市招生计划(2022)专业代码专业名称地区批次学制人数学费460301机电一体化技术云南专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