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解决问题

山东理工大学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哪个汉语言文学专业好(汉语言文学专业广外和山理工谁更牛 )

技校网 更新时间:2022-12-24 00:19:18 解决时间:2022-12-16 14:36

满意答案

山东理工大学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哪个汉语言文学专业好?这个问题经常被提问,其实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为此小编也能通过山东理工大学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各排行榜,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分数线,汉语言文学专业简介等几个维度给大家做分析,供大家参考。
山东理工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山东录取分数线
专业名称年份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排名
汉语言文学2021综合普通类一段普通类53090962
汉语言文学(师范类)52894766
汉语言文学2020综合普通类一段普通类54096541
537101287
汉语言文学(师范类)2019文科本科批普通类54124936
汉语言文学54025563
汉语言文学(师范)2018文科本科批普通类54924883
汉语言文学54825412
汉语言文学(师范)2017文科本科批普通类52326722
汉语言文学52127437
中国语言文学类 汉语言文学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专业介绍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中国内地第一家开设创意写作方向的本科专业;是中国内地第一家拥有首届创意写作专业方向本科毕业生,并有着完整的四年人才培养模式和经验总结的专业;是中国内地至今唯一一家可以用创作作品的形式替代传统毕业论文进行本科毕业答辩的专业。
汉语言文学专业成立于2005年,2006年正式招生,2012年设置创意写作专业方向,2016年入选广东省重点专业,2018年获得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19年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师资队伍
汉语言文学专业拥有专任教师48人,其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资格(教授18人,副教授19人)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77%,具有博士学位的占专任教师总数的81.3%。专任教师中1人为全国优秀教师,1人为国家级教学名师,6人为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3人为校级教学名师,2人为广外翼群教学奖获得者,1人为广东省岗位学雷锋标兵。
汉语言文学专业聘任100多位国内外著名作家、学者担任校外创意写作专业导师,其中聘任客座教授或云山讲座教授10余人。著名小说家毕飞宇为广外创意写作中心首任名誉主任,《作品》杂志社社长、广东省作家协会原专职副主席、著名诗人杨克为现任中心主任。导师队伍中有著名作家王蒙、何建明、阿来、毕飞宇、韩少功、李洱、杨克、鲍十等;有著名学者陈晓明、李敬泽、朱大可、耿占春、谢有顺、吴岩等;有著名编导章以武、潘伟行、郑华、张琼等;有中国台湾作家萧萧、中国香港作家秀实、加拿大华裔作家薛忆沩、张翎、旅日作家亦夫、马来西亚作家朵拉等;还有田耳、魏微、黄礼孩、李傻傻、王十月、王威廉、陈崇正、康丁、华明、阿菩等一批青年作家。汉语言文学专业成立了女诗人工作室,陆续聘任王小妮、郑小琼、海男、林馥娜、谭畅、戴维娜、阿毛等20位女诗人进驻工作室。
除了推行本科生导师制外,汉语言文学专业还推行毕业创作指导的“双师制”,所有选择以作品创作毕业的大四学生,均能得到校内教师和校外创意写作导师“双师”的共同指导。
科研成果
自2016年起,学院教师共承担全国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攻关项目1项,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一般项目、后期项目11项,国家艺术基金项目1项,以及省部级项目30余项;在《文学评论》《文学遗产》《哲学研究》《语言文字应用》等核心期刊发表文章60余篇;在商务印书馆、人民出版社、中华书局等著名出版社出版专著26部;获得广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出版教材多部,承担省级教改项目、精品课程建设项目多项。
人才培养
汉语言文学专业致力于培养具有“一技之长””知行合一”“一专多能、双高两强”国际化中文人才。经过八年建设,形成明显的创意写作人才培养示范效应。
在课程设置中,积极借鉴国际创意写作课程模式,充分考虑新时代的中文人才需求,最终形成通识课程群、专业基础课程群以及创意写作方向课程群相互借力与融合的专业课程体系,并重点打磨创意写作课程群。本专业核心课程包括:写作思维训练、创意策划与实践、主题写作、剧本欣赏与写作、影视剧本写作、小说写作、诗歌写作、非虚构写作、新媒体写作、儿童文学写作以及绘本写作等。
创意写作专业方向率先采用“工作坊”模式,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专业学习之后,在专业教师(包括外聘驻校专家)的指导下进行文本创作活动。这一模式在提高学生创作实践能力方面极具成效,该专业第三年就培养出学生在《作家》发表小说,并被《小说月报》转载。近年来,学生作品不断发表在《作品》《广州文艺》《上海文学》《青年文学》《中国青年报》《羊城晚报》《华声晨报》等各级刊物上。2018年组织出版了创意写作专业学生作品集《云山文萃》,此外大四学生还单独公开出版了自己的文集。
汉语言文学专业与电影公司联合编剧的网络大电影《我的青春有点二》《踢球吧!阿妹》等陆续上映,参与策划的《恒大童世界》在央视播出。师生联袂创作编排了广东省高校第一部进行商业演出的话剧《梁宗岱》。

际交流
借力广外28个语种的语言优势,以及多年来丰富的国际合作交流与办学经验,汉语言文学专业有近40%的同学拥有海外交换学习、实习或留学的经历,形成“中文+”的国际化特色。近四年来,本专业派出100多位同学到美国、日本、韩国、朝鲜、波兰、意大利、法国以及中国台湾等地交换学习,学生足迹覆盖全球57个国家(地区)。陆续有多位同学进入利兹大学、伦敦大学等高校攻读创意写作硕士学位(MFA)。
精彩活动
汉语言文学专业组织了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勒·克莱齐奥的圆桌论坛、“毕飞宇作品研讨会暨创意写作专业教学研讨会”、四届广州花神诗歌节和广州大学生电影节全国大学生电影剧本大赛以及2019年广州国际文学周·中韩文学交流研讨会等。汉语言文学专业组织承办了“2018世界华文创意写作大会暨高峰论坛”,中国作协副主席何建民、著名作家阿来等14位一流专家学者发言,来自海内外100多所高校的300多高校教师到会,全球网络直播收视突破7万人次。
汉语言文学专业利用每学期的教学实践周,邀请一线作家定期组织开展创意写作工作坊、冬令营和夏令营,对包括小说、诗歌、非虚构、口述史、电影剧本以及网络小说在内的不同文体或文类创作进行集中训练。
汉语言文学专业与泰国清迈大学共建海外教学实践基地;与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九阡镇水各村、广西黄姚古镇以及广州黄埔书院共建国内教学实践基地;与广西民族大学创意写作中心和广西贺州学院创意写作中心三校合作创建“中国创意写作训练营”;设立了黄姚-岭南创意写作基地。
汉语言文学专业与《花城》《作品》《广州文艺》《华声》《荣誉》等多家杂志社,以及南方报业集团、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广东电视台与广州电视台等媒体建立友好合作关系;与漫友文化公司、骅森影视、广州易动等文化公司共建实习基地;与阅文集团及港澳高校共同成立粤港澳大湾区创意写作中心。
就业前景
首届毕业生获得广东省优秀共青团员、校长奖章等高质量荣誉。多名学生获得广东高校诗人奖、获得广东大学生围楼文化创意大赛多媒体创作类金奖等多种创作类奖项。本专业的社会影响力持续走高,2018年被广外录取的省内考生中,文科最高分的考生选择了我们的创意写作专业方向。
一批毕业生被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英国利兹大学的创意写作专业硕士录取,继续深造。毕业生受到了省内外文化机构和用人单位的重视和肯定。赵春晓同学(笔名赵乾乾)创作的小说和剧作《致我们单纯的小美好》《致我们暖暖的小时光》,豆瓣评分8.0,新片《致我们甜甜的小美满》青春超级网剧正在热播!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录取分数线(2021全国各地)
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
广东中国语言文学类(非定向)(050101.汉语言文学+050102.汉语言)(办学地点:北校区)(第一学年后专业分流)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84
历史类577
四川中国语言文学类(包含专业:汉语言文学、汉语言)(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86
文科582
广西中国语言文学类(5510元/年,在北校区办学,包含专业:汉语言文学、汉语言,一年后根据学校规定进行专业分流)文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93
江西中国语言文学类(汉语言文学、汉语言)(一年后根据学校规定进行专业分流)文科本科一批普通类604
福建中国语言文学类(含汉语言文学、汉语言,一年后根据学校规定进行专业分流)历史类本科批普通类584
黑龙江中国语言文学类(汉语言文学、汉语言)理科本科一批A段普通类537
文科552
吉林中国语言文学类(汉语言文学、汉语言一年后根据学校规定进行专业分流)理科本科一批A段普通类544
文科547
山西中国语言文学类(包含专业汉语言文学、汉语言)(办学地点北校区)文科本科一批A段普通类579
中国语言文学类 汉语言文学
山东理工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宽厚的专业文化知识,扎实的专业基本技能,较强的口语和书面语表达能力,能在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文秘、编辑、管理、文化传播等方面的实际工作,具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的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文学概论、美学理论与艺术欣赏、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写作、秘书实务、秘书写作、秘书英语、编辑出版学基础、广播电视编辑与节目制作等课程。

就业领域: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文化宣传等领域。

山东理工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录取分数线(2021全国各地)
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
山东汉语言文学综合普通类一段普通类530
汉语言文学(师范类)528
湖南汉语言文学历史类本科批普通类535
浙江汉语言文学综合平行录取一段普通类584
内蒙古汉语言文学文科本科二批普通类504
山西汉语言文学文科本科二批A段普通类541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143
校友会(综合)
164
武书连
6
软科(语言)
学校简介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具有鲜明的国际化特色,是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是华南地区国际化人才培养和外国语言文化、对外经济贸易、国际战略、涉外法治研究的重要基地。现有在校全日制本科生20126人,博士、硕士研究生4716人, 外国留学生2000余人,各类成人本专科生、进修及培训10000多人。


历史沿革

学校的前身是广州外国语学院和广州对外贸易学院。广州外国语学院于1964年11月设立、1965年7月正式招生,是原国家教委(现教育部)直属的36所大学之一。广州对外贸易学院成立于1980年12月,是原国家外经贸部(现商务部)直属院校,为全国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创始单位之一。1995年5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将两校合并组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8年10月,广东财经职业学院划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校区情况

学校地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华南地区经济中心广州,辖4个校区,总面积2442亩(含规划),其中北校区位于广州市白云山北麓,占地939亩;南校区位于广州大学城,占地1095亩;大朗校区位于广州市大朗,占地258亩;知识城校区位于中新广州知识城,规划占地约150亩。校园内绿树成荫,小桥流水,鸟语花香,环境幽雅。


师资队伍

建校以来,梁宗岱、桂诗春、李筱菊、黄建华等名师大家荟萃学校,执教治学,为学校积累了丰厚的精神文化财富。学校现有教职工总数2188人,专任教师1378人,其中教授、副教授比例达到54.64%,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比例达到95.50%。教师队伍中,教育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4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55人(其中在职6人),入选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3人,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2人,入选中宣部2019年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2人,入选“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2人,入选“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4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3人,获国家外专局“高端外国专家”项目资助1人。有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国家级创新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24个,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8人,广东省“珠江学者”特聘教授4人、“珠江学者”讲座教授4人,“青年珠江学者”6人,入选广东“特支计划”4人、广东省“珠江人才计划”1人、广东省理论宣传青年优秀人才2人、广东省“千百十人才培养工程”国家级培养对象1人、省级培养对象44人次,入选省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23名,(先后)聘用“云山学者”385人。此外,学校还聘有43位客座教授和近100位长期外教


学科发展

学校形成了外语学科与非外语学科“双轮驱动”、多学科多语种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学科格局,下辖25个教学单位,1个独立学院(南国商学院)。现有68个本科招生专业,分属文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工学、理学、教育学、艺术学八大学科门类。其中有33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4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4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有8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含11个专业),24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含27个专业),6个省级重点专业。共有28个外语语种,是华南地区外语语种最多的学校。学校1981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1986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是中国恢复研究生制度后较早获得硕士、博士授予权的单位。学校现有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和8个省级重点学科。拥有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和22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和54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7个专业学位硕士点。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组织开展的几轮学科评估中,我校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均位居全国高校前列。2021年学校入选广东省“冲补强”提升计划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5个学科入选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学科,社会科学总论(Social Sciences, general)学科位居ESI全球前1%。


人才培养

学校践行“明德尚行,学贯中西”的校训,以培养全球化高素质公民为使命,着力推进专业教学与外语教学的深度融合,培养“双高”(思想素质高、专业水平高)、“两强”(跨文化交际能力强、实践创新能力强),具有家国情怀、全球视野、创新能力、担当精神的高素质国际化人才。学校是联合国高端翻译人才培养大学外延计划的中国合作院校,国际大学翻译学院联合会(CIUTI)和国际译联(FIT)联席会员,列入国际会议口译员协会学校名录(AIIC),也是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处、教育部高等学校翻译专业教学协作组秘书处所在单位,世界翻译教育联盟(WITTA)首创单位,是入选中日韩三国首脑倡导的“亚洲校园”计划唯一一所外语类院校,入选教育部、司法部首批涉外律师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入选全国30所国际组织青年人才培养项目高校,拥有教育部普通高校外语非通用语种本科人才培养基地——非通用语种教学与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国际化商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教育部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创新实践基地、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同声传译实验教学中心、广东省协同育人平台——多语种高级翻译人才协同育人基地和国际服务外包人才协同育人基地。毕业生就业市场需求总体稳定,毕业生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就业率继续位居前列,就业质量持续向好。学校面向全国20余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港、澳、台地区招生,招生批次均为重点本科批。


科学研究

学校注重科研平台培育和建设,形成了国家级、省级、市级和校级四级科研平台体系。拥有1个教育部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培育基地(加拿大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战略研究基地(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区域创新国际战略研究中心);6个教育部备案的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非洲研究院、国际移民研究中心、印度尼西亚研究中心、拉丁美洲研究中心、欧洲研究中心、中南半岛研究中心),8个省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外国文学文化研究中心、国际经济贸易研究中心、翻译学研究中心、粤商研究中心、党内法规研究中心、跨国并购与创新战略研究中心、金融开放与资产管理研究中心、区域法治研究院),3个广东省普通高校特色新型智库(广东省社会组织研究中心、亚太安全与经济合作研究中心、地方立法研究基地),3个广东普通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语言工程与计算重点实验室、双语认知与发展实验室、语言与人工智能重点实验室),3个广东省决策咨询研究基地(区域一体化法治研究中心、国际服务经济研究中心、阐释学研究院); 4个广州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广州国际商贸中心重点研究基地、粤港澳大湾区会计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广州城市舆情治理与国际形象传播研究中心、广州华南财富管理中心研究基地);1个广州市创新平台建设计划重点实验室(非通用语种智能处理重点实验室);1个广州市决策咨询研究基地(对外开放研究基地),并设有词典学研究中心、华南国际知识产权研究院、土地法制研究院、广东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中心、广东省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研究基地、外国文学文化研究院、广东法治研究院、国别与区域高等研究院等一批智库及研究机构。此外,学校还设有省委省政府的重要智库机构——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太平洋岛国战略研究中心,积极为“一带一路”建设等提供咨询服务;学校牵头组建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协同创新中心被认定为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外语研究与语言服务协同创新中心入选广东省国家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培育建设规划项目。学校承担有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和创新团队项目等一系列重大、重点项目。一批高质量研究成果获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公开发行《现代外语》《国际经贸探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战略决策研究》等学术期刊。


国(境)外合作与交流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努力引进优质教育资源,积极开展与国(境)外大学、科研机构、国际组织以及企业的实质性合作,吸引国(境)外知名学者和杰出人才来校工作,积极探索联合培养高素质国际化人才的途径,共同开辟学术研究新的方向领域,大力发展留学生教育,积极提升学生、人才、教学、科研、管理五个方面的国际化水平。

学校加强全方位国(境)外教育合作与交流。截至目前,已与60个国家和地区的483所大学和学术文化机构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我校目前建设了7所海外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日本札幌大学孔子学院、俄罗斯乌拉尔联邦大学孔子学院、秘鲁圣玛利亚天主教大学孔子学院、佛得角大学孔子学院、埃及艾因夏姆斯大学孔子学院、葡萄牙波尔图大学孔子学院以及澳大利亚紫薇孔子课堂。学校与英国利兹大学合作举办的英语教学硕士学位教育项目及与英国雷丁大学合作举办的英语教育硕士学位教育项目运转良好,受教育部及学生家长的好评。深度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合作,大力推进“亚洲校园”“湾区校园”“欧亚校园”“国际治理创新研究生项目”“RCEP人才培养计划”“OECD人才培养项目”建设,开展粤港澳联合培养研究生专项计划;首倡成立“粤港澳大湾区葡语教育联盟”“粤港澳大湾区孔子学院合作大学联盟”,推动大湾区葡语教育及国际中文教育事业发展。在管理国际化方面,学校实施海外高校挂职学习项目,已共派出8批合计40多名干部到海外高校挂职。


办学条件

学校教学设施齐全先进,居国内同类院校领先水平。有着先进的校园网络和管理平台,拥有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3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总面积52622余平方米的实验室。图书馆总面积5.96万平方米,提供阅览座位5378个,实行藏、借、阅、研一体化的开放式管理模式,周开放时间达119小时。馆藏图书资源总量为525.64万册,其中纸质书刊315.38万,生均图书153.20册,文献语种达35种。现有固定资产总值约30.93亿元。


发展愿景

学校秉承“全人教育、追求卓越”的教育理念,践行“卓越、诚信、包容、自信”的广外价值观和 “进德、修业、务实、致远”的广外学风,以国家“双一流”建设、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创新强校”工程实施和深化自主办学综合改革等为契机,坚持内涵发展,加快改革创新,大力推进教育国际化战略,将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品质精良,受社会尊重,让党和国家、人民群众满意的国际化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

(数据更新至2021年12月)


毕业生就业

    我校毕业生综合素质好,专业知识扎实,熟悉国际惯例,外语应用水平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强,在国际文化和商务交流活动中有明显的优势。历届毕业生均受社会各行业欢迎,毕业生就业率高、就业层次高、就业满意度高。主要就业单位类型有:世界500强等知名企业、党政机关和部队、国(境)内外高等院校、中学等。2009年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2012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就业先进工作单位”称号。2016年7月,广外云山学生勤工助学党支部被中共中央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2019年,学校获评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校(2019年-2022年)。2020年,学校被教育部授予“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创新实践基地”。

根据中国薪酬网发布的《2020中国高校毕业生薪酬指数排名》显示,我校毕业生进入企业满一年后平均月薪为10271元,排全国第13,广东省第1。近三年我校本科生就业率为96.52%。

 


山东理工大学
175
软科(综合)
226
校友会(综合)
173
武书连
1506
US排名
学校简介

山东理工大学创建于1956年,坐落在历史悠久的齐文化发祥地——山东省淄博市,是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与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山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单位,是山东省重点建设的以理工为主的多科性大学。学校为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首批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单位、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教育部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全国教育信息化试点优秀单位、全国大学外语教学改革试点单位、全国大学生KAB创业教育基地、研究生推免资格高校、山东省首批文明校园、“山东省智慧教育示范校”创建单位。

学校现有27个学院,24个校级研究院。拥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1个,本科专业72个,拥有省一流学科3个,拥有农业工程、机械工程、电气工程(培育)等省高水平学科,化学、工程学、材料科学等学科已进入全球ESI排名前1%,学科专业涵盖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等9个门类,已形成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布局。全日制本科在校生34000余人,在学研究生4900余人。

学校分东、西两个校区办学,校园占地3600亩,校舍建筑面积117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337万册,电子图书、期刊(含学位论文)815.5万册。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6.59亿元。拥有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分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含分中心)3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21个,设有全国重点职教师资培训基地。拥有山东省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省级教学类平台28个,山东省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省级科技类研究平台29个,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重点研究基地等省级社科类研究平台14个。山东工程技术研究院、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信息库设在我校。

学校大力实施“人才优先战略”,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首要工程”,坚持引育并举,获评山东省人才工作先进单位。现有专任教师2300人,其中教授312人、副教授789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285人。拥有双聘院士、海外院士、长江学者、国家重点人才工程专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家百千万人才等国家级人才34人次;山东省“一事一议”引进顶尖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选、中科院“百人计划”、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泰山系列人才、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省级教学名师等省部级人才86人次;特聘教授70人。

学校始终坚持教学工作中心地位,深化教育教学综合改革,实施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工程,着力培养有社会责任、有创新精神、有专门知识、有实践能力、有健康身心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十二五”以来,学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等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31项。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7个、特色专业5个,首批教育部“卓越计划”试点专业3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7门、精品课程5门、精品资源共享课3门、双语示范课程1门;国家级规划教材32部;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大红炉众创空间获批科技部“国家备案众创空间”。“十二五”以来,学生在“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等重大赛事中获省部级以上奖励近万项。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居省属高校前列,第三方评估机构调研显示,用人单位及毕业生满意度高,获评山东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深化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改革,“十二五”以来,获批省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计划项目153项,荣获省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75篇,获评山东省研究生教育管理与学科建设先进单位。

学校坚持“出人才、出成果、出效益”的科研工作方针,积极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主动对接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与地方共建112个科技研发和技术转移转化机构,荣获“山东省产学研合作创新突出贡献高校”。“十一五”以来获国家科技奖励9项。“十二五”以来,学校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和委托项目等省部级以上项目1843项,其中国家级项目573项;荣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307项。新型无氯氟聚氨酯化学发泡剂重大发明专利被认定为“革命性、颠覆性”成果,独占许可使用费达5.2亿元,创全国最高纪录,荣获山东省专利特别奖。2017至2019年连续3年获得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4项。2018年获山东省科学技术奖9项,一等奖数量位居当年省属高校首位。2019年获批省级大学科技园。

学校坚持对外开放办学,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已与美国、俄罗斯、韩国等32个国家的119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友好合作关系,拥有4个中外合作办学本科项目。积极发展留学生教育,是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培养院校,通过全国高等学校来华留学教育质量认证,正稳步形成以本、硕、博留学生为主,汉语言教学为辅的留学生培养体系。配合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积极拓展生源渠道,建立了多个较为稳定的生源基地。扎实推进教学改革,已建立了一批全英文授课专业,逐步形成吸引留学生的品牌专业群。“十三五”期间,来华来校留学生3810人。推进国际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与英国哈珀亚当斯大学和法国欧洲科学、艺术与人文学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共建15个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和研究中心。

面对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和新机遇,山东理工大学将秉承“厚德、博学、笃行、至善”的校训,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守正创新,深化改革,以先行意识抓机遇,以有解思维破难题,大力实施优势学科强化战略和人才工作优先发展战略,不断提升学生成长成才能力、应用基础研究能力、校地融合发展能力、文化引领社会能力,全面优化人才培养体系、教师发展体系、校院运行体系和条件保障体系,凝心聚力,多措并举,奋力推进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建设新征程!


  中专 2022-12-16 14:36

相关问答

  • 中专学校

    山东理工大学汉语言文学和日语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1楼

    山东理工大学汉语言文学和日语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汉语言文学和日语在山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汉语言文学就业前景和日语就业前景,汉语言文学专业介绍和日语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汉语言文学和日语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汉语言文学和日语录

  • 中专学校

    山东理工大学汉语言文学和朝鲜语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2楼

    山东理工大学汉语言文学和朝鲜语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汉语言文学和朝鲜语在山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汉语言文学就业前景和朝鲜语就业前景,汉语言文学专业介绍和朝鲜语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汉语言文学和朝鲜语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汉语言文

  • 中专学校

    山东理工大学体育教育和汉语言文学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3楼

    山东理工大学体育教育和汉语言文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体育教育和汉语言文学在山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体育教育就业前景和汉语言文学就业前景,体育教育专业介绍和汉语言文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体育教育和汉语言文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

  • 中专学校

    山东理工大学运动训练和汉语言文学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4楼

    山东理工大学运动训练和汉语言文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运动训练和汉语言文学在山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运动训练就业前景和汉语言文学就业前景,运动训练专业介绍和汉语言文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运动训练和汉语言文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

  • 中专学校

    山东理工大学社会工作和汉语言文学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5楼

    山东理工大学社会工作和汉语言文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社会工作和汉语言文学在山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社会工作就业前景和汉语言文学就业前景,社会工作专业介绍和汉语言文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社会工作和汉语言文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

  • 中专学校

    山东理工大学法学和汉语言文学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6楼

    山东理工大学法学和汉语言文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法学和汉语言文学在山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法学就业前景和汉语言文学就业前景,法学专业介绍和汉语言文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法学和汉语言文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法学和汉语言文学录

  • 中专学校

    山东理工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和汉语言文学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7楼

    山东理工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和汉语言文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国际经济与贸易和汉语言文学在山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国际经济与贸易就业前景和汉语言文学就业前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介绍和汉语言文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国际经济与贸易和汉语言文学这

  • 中专学校

    山东理工大学金融学(校企合作,服务外包方向)和汉语言文学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8楼

    山东理工大学金融学(校企合作,服务外包方向)和汉语言文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金融学(校企合作,服务外包方向)和汉语言文学在山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金融学(校企合作,服务外包方向)就业前景和汉语言文学就业前景,金融学(校企合作,服务外包方向)专

  • 中专学校

    山东理工大学金融学和汉语言文学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9楼

    山东理工大学金融学和汉语言文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金融学和汉语言文学在山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金融学就业前景和汉语言文学就业前景,金融学专业介绍和汉语言文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金融学和汉语言文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金融学和

  • 中专学校

    山东理工大学经济学和汉语言文学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10楼

    山东理工大学经济学和汉语言文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经济学和汉语言文学在山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经济学就业前景和汉语言文学就业前景,经济学专业介绍和汉语言文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经济学和汉语言文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经济学和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