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解决问题

中国人民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哪个工商管理专业好(工商管理专业北师大和人民大学谁更牛 )

技校网 更新时间:2022-12-23 10:00:27 解决时间:2022-12-16 08:34

满意答案

中国人民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哪个工商管理专业好?这个问题经常被提问,其实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为此小编也能通过中国人民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各排行榜,工商管理专业的分数线,工商管理专业简介等几个维度给大家做分析,供大家参考。
北京师范大学与中国人民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分数对比(北京)
专业名称年份类型北京师范大学
(最高/最低分)
中国人民大学
(最高/最低分)
工商管理(企业管理实验班)2021综合 -/658(本科批)-/668(本科批)
工商管理(商务管理实验班)2019文科 -/645(本科批)-/652(本科批)
工商管理(商务管理实验班)2018文科 -/666(本科一批)-/668(本科一批)
工商管理(国际商务管理实验班)2017文科 644/642(本科一批)-/649(本科一批)
工商管理类 工商管理
北京师范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本专业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及企业管理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高级专门人才。 

北京师范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录取分数线(2021全国各地)
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
北京工商管理(数字企业管理实验班)综合本科批普通类658
四川工商管理(数字企业管理实验班)(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北京校区就读)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652
广西工商管理(数字企业管理实验班)(4800元/年,在北京校区办学)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620
河南工商管理(数字企业管理实验班)(北京校区)文科本科一批普通类647
江西工商管理(数字企业管理实验班)文科本科一批普通类641
福建工商管理(数字企业管理实验班)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644
安徽工商管理(数字企业管理实验班)文科本科一批普通类654
江苏工商管理(数字企业管理实验班)历史类本科批普通类616
辽宁社会科学试验班(工商管理(数字企业管理实验班)、金融学、金融科技、会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瀚德实验班)、法学(瀚德实验班)、法学(卓越实验班)、社会学、人力资源管理、公共事业管理、经济学(励耘实验班))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665
历史类649
山西工商管理(数字企业管理实验班)理科本科一批A段普通类619
工商管理类 工商管理
中国人民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该专业在中国人民大学有五十多年的创办历史。专业名称曾为“企业管理”。1988年改称“工商管理”,并沿用至今。该专业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一直重视基础理论教学,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强化学生应用专业知识的能力。该专业吸收国内外最新教学和研究成果,重视英文教学,并与国内外多所著名大学建立了广泛联系,指导学生融会贯通工商管理的经典与前沿理论,注重培养学生的管理思维与实践能力。

2009年,为适应社会对工商管理高级管理人才的新需求,商学院和法学院合作开设“工商管理—法学实验班”,通过强强联手和优势互补,培养通晓工商管理知识、具有良好法律素养的新型复合型人才。2010年,商学院响应学校全面提升国际性的战略号召,为适应企业国际化发展对人才需求的新趋势,提升工商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和职业发展空间,开设“工商管理英文教学实验班”,旨在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工商管理专业精英。

为现代工商企业培养理论基础扎实、适应性强、实践能力突出的高级综合管理人才。引导学生系统掌握工商管理领域知识体系,掌握科学的发现问题、研究问题的思维和方法,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写作能力和创新精神,富有良好的道德、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意识,成为胜任组织管理活动的高水平专业人才。

中国人民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录取分数线(2021全国各地)
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
北京法学(含法学新闻学双学士学位项目、工商管理法学双学士学位项目)综合本科批普通类674
工商管理类(含工商管理、财务管理、会计学、市场营销、管理科学、贸易经济,含工商管理法学双学士学位项目)668
四川法学(包含专业:含法学 -新闻学双学士学位项目、工商管理-法学双学士学位项目)(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682
工商管理类(包含专业:工商管理、财务管理、会计学、市场营销、管理科学、贸易经济、含工商管理 -法学双学士学位项目)(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680
法学(包含专业:含法学 -新闻学双学士学位项目、工商管理-法学双学士学位项目)文科639
工商管理类(包含专业:工商管理、财务管理、会计学、市场营销、管理科学、贸易经济、含工商管理 -法学双学士学位项目)635
重庆工商管理类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684
历史类663
海南法学(含法学新闻学双学士学位项目、工商管理法学双学士学位项目)综合本科批普通类807
广西工商管理类(5000元/年,包含专业:工商管理、财务管理、会计学、市场营销、管理科学、贸易经济,含工商管理-法学双学士学位项目)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651
法学(5000元/年,含法学-新闻学双学士学位项目、工商管理-法学双学士学位项目)文科662
工商管理类(5000元/年,包含专业:工商管理、财务管理、会计学、市场营销、管理科学、贸易经济,含工商管理-法学双学士学位项目)654
广东工商管理类(非定向)(120201.工商管理+120204.财务管理+120203.会计学+120202.市场营销+120101.管理科学+020402.贸易经济)(办学地点:校本部)(含工商管理-法学双学士学位项目)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672
法学(非定向)(办学地点:校本部)(含法学-新闻学双学士学位项目、工商管理-法学双学士学位项目)历史类656
工商管理类(非定向)(120201.工商管理+120204.财务管理+120203.会计学+120202.市场营销+120101.管理科学+020402.贸易经济)(办学地点:校本部)(含工商管理-法学双学士学位项目)648
湖南工商管理类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660
历史类640
工商管理类(国家专项)637
河南法学(含法学-新闻学双学士学位项目、工商管理-法学双学士学位项目。)(校本部)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679
工商管理类(含工商管理-法学双学士学位项目。)(校本部)677
法学(含法学-新闻学双学士学位项目、工商管理-法学双学士学位项目。)(校本部)文科668
工商管理类(含工商管理-法学双学士学位项目。)(校本部)663
山东工商管理类综合普通类一段普通类659
江西法学(含法学-新闻学双学士学位项目、工商管理-法学双学士学位项目)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663
工商管理类(工商管理、财务管理、会计学、市场营销、管理科学、贸易经济)(含工商管理-法学双学士学位项目)(5000元)658
法学(含法学、新闻学双学士学位项目、工商管理、法学双学士学位项目)文科655
工商管理类(工商管理、财务管理、会计学、市场营销、管理科学、贸易经济)(含工商管理-法学双学士学位项目)652
福建法学(含法学-新闻学双学士学位项目、工商管理-法学双学士学位项目)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668
工商管理类(含工商管理-法学双学士学位项目。含工商管理、财务管理、会计学、市场营销、管理科学、贸易经济)664
法学(含法学-新闻学双学士学位项目、工商管理-法学双学士学位项目)历史类644
工商管理类(含工商管理-法学双学士学位项目。含工商管理、财务管理、会计学、市场营销、管理科学、贸易经济)638
安徽法学(5000元/年;含法学-新闻学双学士学位项目、工商管理-法学双学士学位项目)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670
工商管理类(5000元/年;含工商管理、财务管理、会计学、市场营销、管理科学、贸易经济;含工商管理-法学双学士学位项目)667
法学(5000元/年;含法学-新闻学双学士学位项目、工商管理-法学双学士学位项目)文科665
工商管理类(5000元/年;含工商管理、财务管理、会计学、市场营销、管理科学、贸易经济;含工商管理-法学双学士学位项目)661
浙江工商管理类综合平行录取一段普通类683
江苏工商管理类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640
历史类629
黑龙江工商管理类(工商管理、财务管理、会计学、市场营销、管理科学、贸易经济)理科本科一批A段普通类659
法学(含法学-新闻学双学士学位项目、工商管理-法学双学士学位项目)文科652
工商管理类(工商管理、财务管理、会计学、市场营销、管理科学、贸易经济)643
吉林法学(教育部卓越法治人才培养基地,含法学-新闻学、工商管理-法学2个双学位项目,哈佛大学、鲁汶大学、莱顿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校免学费交换项目,“亚洲校园”项目(中日韩三国政府奖学金支持),中欧欧洲法国际组织后备人才培养项目(国家留基委资助)、悉尼大学法学院“LLB+JD”双学位项目)理科本科一批A段普通类655
工商管理类(工商管理、财务管理、会计学、市场营销、管理科学、贸易经济含工商管理-法学双学士项目、工商管理英文教学实验班、管理科学(商业数据分析方向)、会计学(智能会计方向)、英国华威大学、加拿大女王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西班牙IE商学院等校免学费交流项目)647
法学(教育部卓越法治人才培养基地、含法学一新闻学、工商管理-法学2个双学位项目、哈佛大学、鲁汶大学、莱顿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校免学费交换项目,“亚洲校园”项目(中日韩三国政府奖学金支持)、中欧欧洲法国际组织后备人才培养项目(国家留基委资助)、悉尼大学法学院“LLB+JD”双学位项目)文科640
工商管理类(工商管理、财务管理、会计学、市场营销、管理科学、贸易经济含工商管理-法学双学士项目、工商管理英文教学实验班、管理科学(商业数据分析方向)、会计学(智能会计方向)、英国华威大学、加拿大女王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西班牙IE商学院等校免学费交流项目)626
辽宁工商管理类(工商管理、财务管理、会计学、市场营销、管理科学、贸易经济)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683
历史类662
内蒙古工商管理类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650
文科637
山西法学(含法学-新闻学双学士学位项目、工商管理-法学双学士学位项目)理科本科一批A段普通类657
工商管理类(包含专业工商管理、财务管理、会计学、市场营销、管理科学、贸易经济)(含工商管理-法学双学士学位项目)651
法学(含法学新闻学双学士学位项目、工商管理-法学双学士学位项目)文科647
工商管理类(包含专业工商管理、财务管理、会计学、市场营销、管理科学、贸易经济)(含工商管理-法学双学士学位项目)643
河北工商管理类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667
历史类651
天津法学(含法学-新闻学双学士学位项目、工商管理-法学双学士学位项目)(校本部)综合本科批A段普通类709
工商管理类(工商管理、财务管理、会计学、市场营销、管理科学、贸易经济)(含工商管理-法学双学士学位项目)(校本部)703
北京师范大学
17
软科(综合)
10
校友会(综合)
24
武书连
262
QS世界
295
US排名
学校简介

北京师范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是一所以教师教育、教育科学和文理基础学科为主要特色的著名学府。学校的前身是1902年创立的京师大学堂师范馆,1908年改称京师优级师范学堂,独立设校,1912年改名为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3年学校更名为北京师范大学,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师范大学。1931年、1952年北平女子师范大学、辅仁大学先后并入北京师范大学。


百余年来,北京师范大学始终同中华民族争取独立、自由、民主、富强的进步事业同呼吸、共命运,在“五·四”“一二·九”等爱国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以李大钊、鲁迅、梁启超、钱玄同、吴承仕、黎锦熙、陈垣、范文澜、侯外庐、白寿彝、钟敬文、启功、胡先骕、汪堃仁、周廷儒等为代表,一大批名师先贤在这里弘文励教。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学校秉承“爱国进步、诚信质朴、求真创新、为人师表”的优良传统和“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校训精神,形成了“治学修身,兼济天下”的育人理念。


“七五”“八五”期间,北京师范大学被确定为国家首批重点建设的十所大学之一。“九五”期间,被首批列入“211工程”建设计划。2002年百年校庆之际,教育部和北京市决定重点共建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市第九次党代会将北京师范大学列入支持建设的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十五”期间,学校进入国家“985工程”建设计划。2017年,学校进入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A类名单,11个学科进入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


北京师范大学由北京校区、珠海校区两个校区(含四个校园)组成。北京校区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4000余人,珠海校区于2019年4月由教育部正式批准建设,现有本研学生3600余人。学校设3个学部、27个学院、2个系、11个研究院(所),4个书院。馆藏图书490余万册、电子图书970余万册。


北京师范大学学科综合实力位居全国高校前列。2002年成为首批拥有自主设置本科专业审批权的6所高校之一,2018年成为首批可开展学位授权自主审核的20所高校之一。现有本科专业7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8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8个。现有38个学科涵盖10个学科门类,形成了综合性学科布局。根据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发布的2016年一级学科评估(第四轮)结果,我校教育学、心理学、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戏剧与影视学、地理学6个一级学科获评A+,2个一级学科获评A,7个一级学科获评A-,获评A+的学科数量居全国高校第六位。


北京师范大学是国家人文社科科研和科技创新的一支重要力量。学校拥有国家高端智库试点单位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个、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2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9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6个、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2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7个、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基地4个、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1个、教育部教育立法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师德师风建设基地1个、教育部战略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和科技部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9个,北京高等学校高精尖创新中心1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12个、北京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首都新型高端智库1个、北京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研究基地1个、北京高校协同创新中心1个、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基地1个、北京教育法治研究基地1个、北京市中小学师德师风建设基地1个,其他省部级重要平台15个。定期出版专业刊物35种。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资源丰富,是国家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现有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2个、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5个、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5个、国家试点学院1个,入选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10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6个;是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对外汉语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国家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中国话剧);拥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


北京师范大学教师队伍结构合理、素质精良。现有教职工3437人,其中专任教师2313人,93%的专任教师具有博士学位,19%的专任教师具有海外学历。现有两院院士(含双聘)22人、资深教授6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40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4人、万人计划领军人才27人、海外引进高层次人才1人、国家级高等学校教学名师5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8个;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9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资助获得者42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14人、海外引进高层次青年人才42人。


北京师范大学积极融入国家对外开放战略,国际交流合作广泛。2020年,学校发布《全球发展战略规划》,确立了助力建设全球卓越学术共同体、教育创新共同体、青年发展共同体、高校社会责任共同体的战略愿景。与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500所大学、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持续推进与牛津大学、斯坦福大学、赫尔辛基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合作,积极拓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交流,建设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项目和活动,为海内外专家学者、学生开展学术交流、学习深造、文化交流互鉴提供广阔平台。


北京师范大学第十三次党代会进一步明确了建设“综合性、研究型、教师教育领先的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定位,提出了“三步走”的战略构想,明确到本世纪中叶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当前,学校正着力构建“高原支撑、高峰引领”的学科发展体系和以北京校区和珠海校区为两翼的一体化办学格局,不断深化综合改革,推进各项事业发展。北京师范大学正向着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稳步迈进。



通讯地址
北京市新街口外大街19号
毕业生就业

各专业就业见招生简章:http://admission.bnu.edu.cn


中国人民大学
19
软科(综合)
10
校友会(综合)
18
武书连
525
US排名
学校简介

中国人民大学(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是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直属于教育部,由教育部与北京市共建。学校的前身是1937年诞生于抗日战争烽火中的陕北公学,以及后来的华北联合大学和北方大学、华北大学。1949年12月16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第十一次政务会议根据中共中央政治局的建议,通过了《关于成立中国人民大学的决定》。1950年10月3日,以华北大学为基础合并组建的中国人民大学隆重举行开学典礼,成为新中国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著名教育家吴玉章、成仿吾、袁宝华、黄达、李文海、纪宝成、陈雨露先后担任校长。现任党委书记为张东刚,校长为刘伟。

建校以来,中国人民大学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为党和人民事业服务,形成了“人民共和国建设者”的摇篮、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的重镇、马克思主义教学与研究的高地三大办学特色,被誉为“在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独树一帜”,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和繁荣,为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从1950年至今,国家历次确立重点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均位居其中。学校是国家首批“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2017年首批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

中国人民大学早已形成以本科教育为基础、研究生教育为重点、继续教育为辅助的全方位、多层次的办学格局,形成了“主干的文科、精干的理工科”的学科发展体系。学校是我国首批设立研究生院的高校之一,现有39个学院(书院)。学校设有学士学位专业83个,硕士学位学科点186个,博士学位学科点136个。学校拥有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37个,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22个,博士后流动站21个。

学校拥有8个国家重点一级学科,8个国家重点二级学科,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均居全国第一;拥有5个北京市重点一级学科,1个北京市重点交叉学科,4个北京市重点二级学科;拥有13个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名列全国高校第一;拥有5个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1个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拥有3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3个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在连续十五届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评选中,中国人民大学获选29篇,占全国已入选人文社科优秀博士论文总数的12%,在所有高校和科研院所中位居第一。

在教育部学位评估中心2017年公布的全国一级学科评估结果中,获评A类学科总数为14个,其中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新闻传播学、统计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获评A+,哲学、政治学获评A,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获评A-,A+学科数量位列全国高校第四。与此同时,学校的理工学科建设也取得快速进展,物理学、化学、数学、心理学、环境科学的学科排名、课题经费、成果数量都在快速攀升,化学、工程、材料科学、环境/生态学、精神病学与心理学等5个学科已进入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I)前1%。

截至2021年10月底,学校有专任教师1986人,其中教授768人,副教授777人。学校有全国高等教育领域唯二的“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卫兴华教授和高铭暄教授;有18名第八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有14名教授受聘为第二届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人数居全国高校前列;有84位专家入选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课题组首席专家或主要成员,人数居全国高校首位;先后有504人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有教育部 “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工程”入选者25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97人;有4人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名师,11人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1人获得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10人获得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

中国人民大学名师辈出,俊彦云集,已故名家大师吴玉章、成仿吾、范文澜、艾思奇、何思敬、何干之、何洛、胡华、尚钺、吴景超、李景汉、庞景仁、石峻、缪朗山、李秀林、徐禾、塞风、许孟雄、孟氧、佟柔、戴世光、刘铮、查瑞传、苗力田、吴大琨、萧前、林文益、阎达五、阎金锷、方生、高鸿业、钟契夫、吴宝康、彭明、彦奇、曾宪义、宋涛、萨师煊、王传纶、李文海、许崇德、刘佩弦、周诚、王思治、方立天、郑杭生、夏甄陶、周升业、罗国杰、蓝鸿文、甘惜分、黄顺基、庄福龄、孙国华、李占祥、高放、卫兴华、周新城、胡乃武、陈共等为学校的学科发展、学术繁荣和人才培养作出了奠基性、开创性的贡献。老一辈著名学者黄达、戴逸、胡钧、严瑞珍、高铭暄、王作富、许征帆、何沁、方汉奇、赵履宽、邬沧萍、陈先达、张立文、钟宇人、吴易风、赵中孚等成就卓著,耕耘不辍,为学校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截至2021年10月底,中国人民大学共有在学学生28363人,其中本科生11738人,硕士生11615人,博士生5010人;上述数据含学历留学生854人。留学生人数在全国高校中位居前茅。学校以“国民表率、社会栋梁”为人才培养目标,充分发挥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在全国高校数量多、门类全、综合水平高的优势,积极培养高素质、高层次的理论型、管理型优秀人才,培养“人民共和国的建设者”。从陕北公学至今,学校共培养了近30万名高水平的优秀建设者和各行各业、各个层面的领袖人才,其中既有许多成就卓著的专家学者,又有许多闻名遐迩的企业家,政绩斐然的党政军高级领导干部,以及卓有建树的新闻、法律、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工作者。

中国人民大学始终注重发挥人文社会科学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作用,在不断发展学术、繁荣学术的同时,积极发挥“思想库”“智囊团”的作用,研究重大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问题,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理论保证和有力的智力支持。党的十六大以来,学校已有许崇德、王利明、曾湘泉、黄卫平、史际春、秦宣、李景治、翟振武、杨凤城、郭湛等教授11次为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作报告;自许崇德教授为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首次法制讲座作报告以来,学校已有高铭暄、龙翼飞、郭寿康、王利明、林嘉、刘春田、朱信凯、吴晓球等教授10次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做专题讲座,分别都是参加学者最多的高校。一大批教师为中央领导和中央国家机关提供决策咨询。学校先后承担或参与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国家清史纂修工程”、“北京2008年奥运会总体影响评估(OGGI)”、“冷中子非弹性散射谱仪的研制”等特大、重大项目。2001年以来学校共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北京市社科基金项目等各级各类项目2.05万余项,共获得经费41.71亿余元,其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立项数居全国高校第一位、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攻关项目立项数位居全国前列。学校教师发表的学术论文数量持续增长,2004至2020年,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收录我校论文数量连续17年保持全国高校第一。自2010年起,学校共有32部学术专著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位居全国高校第一。

中国人民大学是国内外学术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截至2021年10月底,先后同美国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密歇根大学,英国剑桥大学、牛津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法国索邦大学,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奥地利维也纳大学等61个国家和地区的304所高校和国际组织建立了学术交流关系。目前,作为中方合作伙伴,学校共参与了海外8所孔子学院的建设,其中欧洲5家,美洲、非洲和亚洲各1家。学校自2009年始,每年举办暑期学校(国际小学期)。学校还引进、翻译出版了大量适应我国改革开放需要的教科书和学术著作,开展了一系列重要的交流合作项目,主办或承办了包括世界汉学大会在内的一系列高水平的国际学术会议。授予哥斯达黎加总统索利斯,玻利维亚总统莫拉莱斯,世界知识产权总干事弗朗西斯·加利,诺贝尔奖获得者、著名经济学家约翰•哈桑尼、罗伯特•蒙代尔,阿根廷前总统德拉鲁阿,日本前首相竹下登,巴拿马总统胡安·卡洛斯·巴雷拉·罗德里格斯等14位国际著名人士名誉博士称号,聘请诺贝尔奖获得者、著名经济学家约瑟夫•斯蒂格利茨、米切尔•斯宾思、约翰•纳什、泽尔腾、托马斯•谢林,联合国经济政策特别顾问、著名经济学家贾格迪什•巴格沃蒂,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尼克拉斯•斯特恩,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池田大作,台湾宗教界知名人士、佛光山开山宗长星云大师,著名国学大师饶宗颐,塞浦路斯总统尼科斯·阿纳斯塔西亚迪斯,阿塞拜疆总统伊利哈姆·阿利耶夫,俄罗斯科学院院士齐赫文斯基,吉尔吉斯斯坦外长阿布德尔达耶夫,英国剑桥大学国王学院荣休教授约翰•邓恩等68位知名人士为名誉教授。

中国人民大学是我国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资料中心、信息中心和图书出版中心。学校图书馆收藏纸质图书447.34万册,电子图书445.86万册,并设有“教育部文科文献信息中心”。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是新中国最早从事人文社会科学文献搜集、整理、编辑、发布的信息资料提供机构,公开出版发行人文社会科学领域148种期刊和六大系列数据库产品,编辑的年度报刊资料索引是中国四大文献检索索引之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建立的第一家大学出版社,是我国高等学校文科教材和人文社会科学学术、理论著作的重要出版基地。

近年来,中国人民大学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北京市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首都劳动奖状”、“北京市教育创新先进单位”、“首都文明单位标兵”、北京高校“十佳美丽校园”、“首都城市环境建设样板单位”、教育部“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平安校园示范校”、“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奖特等奖”、“首都城市环境建设样板单位”、“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工人先锋号”等荣誉称号。

目前,中国人民大学全体师生员工正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致中国人民大学建校80周年贺信精神,围绕学校第十四次党代会确定的总体目标和“双一流”建设的核心任务,始终不忘“立学为民、治学报国”的办学宗旨,不忘“始终奋进在时代前列”的责任担当,不忘培养“人民共和国的建设者”的光荣使命,不忘“与党和国家同呼吸共命运”的政治追求,不忘“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的精神品格,全面推进人才培养体系改革、思想库建设、国际影响力提升、大学形象建设和美丽校园建设“五大战略”,为把学校早日建成“人民满意、世界一流”大学而努力奋斗。


毕业生就业

【毕业前景】

我校毕业生一直广受社会各界欢迎。我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就业的地区、行业流向等就业状况多年来一直走在全国重点高校的前列。总体来看,学生升学比例高、就业前景广阔、就业能力出色、就业机会多。

2021届落实毕业去向的本科毕业生中,深造比例达67.09%,其中,国内升学42.76%,出国留学24.33%。

以2021届为例,选择就业毕业生的69.67%进入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包括高校、科研单位、其他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就业。“中国人民大学2021届毕业生就业状况网络调查”统计数据显示,毕业生择业过程中获得6家及以上笔试/面试机会的占比为61.32%,获得5家以内单位接收函的占比达到73.93%。

【保研读研】

为了鼓励优秀的学生继续深造,我校实施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等相关制度。对应届本科毕业生,各学院均按一定比例推荐品学兼优者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推荐免试的学生总数占应届毕业生总数的25%左右。在校期间学习成绩、科研能力和综合素质等各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均有资格提出免试读研申请,经学生所在学院推荐免试工作评审小组评审、学校推荐免试工作领导小组审批通过后,即可获得免试读研的资格。

升学主要高校为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




食堂

我校共有五个食堂、十余个风味餐厅,还有冰淇淋店、面点屋、咖啡屋,校园餐饮呈现多档次、多风味的格局,并不断向着满足广大师生的不同需求,提供多元化、人性化服务的方向努力。


【人大味道】

为满足师生多元化的餐饮需求,各大食堂推出多个特色项目,如“客厨RUC”“我是大厨”“学厨RUC”活动,同时根据节庆和时令,推出多款网红产品,有青团、人大月饼、网红大馒头、重阳糕、万圣节南瓜面包等,努力为我校师生提供“会心一笑”的餐饮服务。


【民主办伙】

推行“我的食堂我做主”的基本办伙理念,常态化开展“食堂主任接待日”活动,加强与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在菜品研发、烹饪比赛等活动中主动联系学生及学生组织,形成常态化沟通机制,随时听取师生意见。




根据2021年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工商管理(企业管理实验班)专业最低录取分数线为658,中国人民大学工商管理类(工商管理、财务管理、会计学、市场营销、管理科学、贸易经济,工商管理法学)专业最低录取分数线为668,中国人民大学工商管理类(工商管理、财务管理、会计学、市场营销、管理科学、贸易经济,工商管理法学)专业更胜一筹。
  中专 2022-12-16 08:34

相关问答

  • 中专学校

    中国人民大学法语和工商管理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1楼

    中国人民大学法语和工商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法语和工商管理在北京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法语就业前景和工商管理就业前景,法语专业介绍和工商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法语和工商管理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法语和工商管理录取分数线(北

  • 中专学校

    中国人民大学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方向)和工商管理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2楼

    中国人民大学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方向)和工商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方向)和工商管理在北京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方向)就业前景和工商管理就业前景,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方向)专业介绍和工商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

  • 中专学校

    中国人民大学汉语言文学和工商管理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3楼

    中国人民大学汉语言文学和工商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汉语言文学和工商管理在北京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汉语言文学就业前景和工商管理就业前景,汉语言文学专业介绍和工商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汉语言文学和工商管理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

  • 中专学校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工商管理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4楼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工商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工商管理在北京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马克思主义理论就业前景和工商管理就业前景,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介绍和工商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工商管理这二个专业,

  • 中专学校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共产党历史和工商管理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5楼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共产党历史和工商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中国共产党历史和工商管理在北京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中国共产党历史就业前景和工商管理就业前景,中国共产党历史专业介绍和工商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中国共产党历史和工商管理这二个专业,

  • 中专学校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工作和工商管理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6楼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工作和工商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社会工作和工商管理在北京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社会工作就业前景和工商管理就业前景,社会工作专业介绍和工商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社会工作和工商管理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社会工作

  • 中专学校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和工商管理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7楼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和工商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社会学和工商管理在北京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社会学就业前景和工商管理就业前景,社会学专业介绍和工商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社会学和工商管理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社会学和工商管理录

  • 中专学校

    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经济学与哲学和工商管理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8楼

    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经济学与哲学和工商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政治学、经济学与哲学和工商管理在北京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政治学、经济学与哲学就业前景和工商管理就业前景,政治学、经济学与哲学专业介绍和工商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政治学、经济

  • 中专学校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政治和工商管理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9楼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政治和工商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国际政治和工商管理在北京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国际政治就业前景和工商管理就业前景,国际政治专业介绍和工商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国际政治和工商管理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国际政治

  • 中专学校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语言与文化和工商管理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10楼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语言与文化和工商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中国语言与文化和工商管理在北京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中国语言与文化就业前景和工商管理就业前景,中国语言与文化专业介绍和工商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中国语言与文化和工商管理这二个专业,

相关阅读